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金融奇景災難電影,何為真? (譯)

當代重要法國哲學家 Alain Badiou 評論金融危機

(Badiou 於10.17發表於Le Monde,粗體為Badiou原文未刪部分。
英譯由Infinite Thought與ICR發布於其部落格上)

在這金融危機的奇景下,何為真實 ?

如同我們所見的,這場全球性金融危機就像平常電影公司行銷包裝的賣座爛片,所有元素一應俱全,排山倒海而來的災難奇景、強力牽扯的魁儡懸線、熟悉的異化,(雅加達的證交所跟紐約有同樣奇景的災難電影,從莫斯科到對角的聖保羅,相同的金融大火逐一吞噬相同的銀行),更不用說,驚悚的劇情,逃不掉的黑色星期五,所有事物不但正在崩潰,未來也是分崩離析摧枯拉朽一片毀滅。

但是,有夢見鬼,希望相隨。就像災難電影,前台那些有權有勢的小圈子,包括薩科奇(法總統)、鮑爾森(美財務部長)、梅克爾(德總理)、布朗(英首相)、特謝里(歐央行總裁) 正費力作戲,欲救這場金融大火,數以億計砸下錢坑。我們接著會有時間好好陳思,(歹戲也會拖棚) 上億元的資金從何而來。( 就在前幾年,當窮人跟這些頭頭們要錢時,他們可是把口袋翻出來,口中也喊著肚子扁扁沒錢發。筆者行文有限,這題材就先不列入討論。) 他們大喊 ”搶救銀行”,這呼聲既高貴、又人性、又民主的在各記者與政客口中波濤洶湧。”一定要不計代價的搶救他們!” 這呼聲很有趣,畢竟那代價並不是這麼得無關要緊。

我必須承認,投出的金額意義對我和所有的人都一樣,我並不是相當了解。(一兆四千億歐元到底有多大?) 我也相當有自信,對信任領導我們的消防員。齊心共力,我確定也感覺的到,他們一定可以成功。銀行甚至會比以往更大型,但是一些中小型的銀行卻只能苟且偷生,最後低價變賣給大型銀行。資產主義會崩潰? 你在說笑吧! 畢竟弄了這麼一回,誰還要這麼累? 到底有人知道它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說吧,我們救了銀行,接下的也會群起效尤。這些熟悉親切的電影主角們,不只包括富人、忠僕、寄生蟲,還包括那些對他們又妒又羨的人。想想目前國際現勢與哪種政客分一杯羹,甜中帶苦的美好大結局對他們是想當然爾的必然到來。

讓我們把鏡頭轉向被這戲碼嚇呆的觀眾,他們聽到遠方傳來為銀行起奏的葬曲,只能猜測他們偉大的政府頭頭們有個多虛脫悽慘的周末。這些頭頭們眼前看著這巨大怪誕的數字,不自禁地比較起他們手上的資源籌碼,或為了廣大的人民,他們接著比較起簡單純粹的民生社稷,那些不是他們的籌碼,卻是苦情苦撐此劇的基礎。那是真實的,我們只能離開那鬧劇般的奇觀景象才可以獲得這真相。這場災難電影,儘管有糖精加工甜蜜結局(薩科奇親吻了梅克爾,整個世界感動得痛哭流涕),對坐在暗處的無名者們而言,也只是單單一齣皮影戲罷了。

在過去的幾周內,我們聽到夠多”實物經濟”(產品與貨物流通),還有那個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的萬惡之淵”虛擬經濟”(投機)。兩相對照,在非真實經濟下,他們的代理人就變成過街老鼠,既”不負責任”、”不理智” 又 ”貪婪掠奪”。 原先是貪婪掠奪助其氣焰,接著對無形的股票,債券和貨幣恐慌失措。這樣的區分顯然是荒謬的,而且立刻相互矛盾。以反比喻來看,金融流通與投資就像資本主義的 ”血液循環系統”。然道心臟跟血液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人身上來的嗎? 難道金融 “中風”不會對整體經濟的健康有影響嗎? 在過去的五個世紀裡,金融資本主義早已成為一般資本主義的主要成分。對於在這系統下的雇主與經理人而言,他們名義上只須對利潤”負責”,”理智”是用收入來衡量的,絕非他們是貪婪的掠奪者,而是他們理當如此。

因此,我們不可能在資產主義”機房”找到更真實的”商業”甲板或”投機”艙房,他們都是在同條船上。”商業”甲板或”投機”艙房不論如何都先行腐爛生鏽 : 以他們橫掃千軍的多數優勢,創造出只針對利潤的醜陋機制,並以最快最多的衍生性投資獲利。這機制既繁瑣,不便,無用,實在沒有必要花費數十億說服人民。這預示著人民將被慣壞,成了長不大的小孩,他們存在的價值不過是不斷消費新奇玩具。

回到”真實面”不可能是從”非理智”的投機行為轉移到”健康”的產品,反而,它應該是回到基本面,也就是立即反應居住在這世界的居民。並且從置高點觀察資本主義,即使被這災難電影波及,也不畏懼退縮。所謂的真實,是觀影的觀眾,而不是那場電影。

所以,假如我們扭頭不看鬧劇,我們會看見什麼? 睜開眼睛仔細看,我們會看見,一個我們早已知道的事實: 資本主義只不過是搶劫,不合理的本質和破壞性的發展。在其短短數十年蠻橫不均的資產是建立在天文數字的市值蒸發和對世界各區的殺戮征戰,這樣的犧牲代價是由資本主義定論其戰略意義或威脅性。最後,世界戰爭讓它變得更”健康”。

讓我們承認這危機電影的訓示,面對觀眾們的人生,我們仍會以這樣貪婪,競爭,輕率自私的制度而自豪嗎? 這制度把集體生活委託給最卑鄙的人性面。我們還可以歌頌”民主”嗎? 當其領導人拿公民的財政撥款,這種有罪不罰的現象想必也會震驚馬克思本人。即使,他在一百六十年之前早就看清政府莫不過是”資本的代理人”。普羅百姓們一定要 “理解” 社會福利的赤字是無法彌補了,但是砸下數以億計來填補金融黑洞就是緊急優先嗎? 我們一定要嚴肅的接受為了競爭,國有化數千名員工的工廠是不可能的,但是政府卻可以國有化銀行,他們現在身無分文完全是因為過於投機玩火自焚。

在生意上,”真實面”其實是在危機的另一面,這整個金融風暴的幻景從何而來? 事實就是這麼簡單,把神奇好用的信貸放在人們眼前,錢不夠多的人們跟他們借款買屋,他們再把這些人的借貸賣出,並且跟金融證券混和,就像精細地配製藥物,用數學大軍壓境,既科學卻又模糊晦澀。這一切接著流通,出售再出售,不斷在各遙遠的銀行裡增值。是的,從房地產中的確可以衡量這流通價值,但也夠足以讓房地產市場破產。當房產萎縮,債權人會需求更多資金,但買家卻越來越無法償還貸款。當有天他們再也支付不起,房貸就成了金融證券的毒藥,金融債券再也一文不值。但是,這只是個零和遊戲:投機者輸光他的賭注,買家失去了房屋,然後彬彬有禮的被沒收財產。在這場零和遊戲的真實面總是在另一邊的普羅大眾們,最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事實,數以百萬員工的工資,其實無法支付過高的房貸。金融危機的本質其實是住屋供給危機。絕對不是銀行家們無家可歸,人們總該回到普通生活。

我們在這件事唯一可以希望的就是,他們歹戲拖棚之際還可以從人民身上學到教訓,政府本應為人民服務,報紙本應為政府服務,而不是銀行業。回到”真實”有兩相關層面,第一個當然是政治。就像電影展演出來的,所謂對”民主”的迷戀也只不過是對銀行的狂熱奴性。如同我先前所道,他真實的名字,技術層面而言,是資本主義國會制。這樣做是明智的,就像20多年來,許多政治實驗早就開始組織不同性質的政治。

毫無疑問,這樣的遠離國家權力的政治生態會持續很久,它從”真實”而來,透過實際且立即的結盟發明了這樣的政治體系。 結盟包括,非洲與其他地方新來乍到的無產階級,還有在最近幾十年內政爭下的知識分子。這樣的結盟人盡其用逐漸壯大,他們不會考慮與任何現有政黨組織連結,也不會考慮選舉制度和機關體制。他們會創新制度,以無產階級,以政治能力,以想法來獲得新的勝利。

第二個層面就是意識形態。當我們以為”意識形態”早就終結在這時代,這是陳舊且錯誤的想法。今日我們清楚的從”搶救銀行”的口號中看到,意識形態依舊存在。沒有什麼比恢復激情征服世界來的重要,即使它只是依據普通的假設,並自以為是的認為情勢將會全然改觀。在此邪惡壯觀的資本主義下,我們與人民為敵,與任何思想進步為敵。”解放”這母題並沒有力量盡失,但是 “共產主義”卻為這權力賣命賣笑賣身已久。

但是今日,它的消失僅僅有利於倡導秩序,還有那些在那部災難電影裡的狂熱演出的生旦淨末。但是,我們會重新復興共產主義,還有在其主義下新發現的清楚辨明。清楚辨明本就是古老美德,就像把克斯說的共產主義,”以傳統思想干擾激進思想”,然後,它將會帶來”我為人人”是”人人為我”自由發展的先決條件。

要完全打破資本主義國會制,政治需要創造出真正的人民、主權的概念。它早就存在已久,我們只要扭頭不看這災難電影,就可以把我們自己交付給一個活絡思想與組織行動的融合。(任何事可以讓我們扭頭不看這災難電影,並揭竿起義)




** 以上文章為柯鳥中譯,請尊重網上智權。

No comments: